【分析】
由于封閉或豎向的模板無排氣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現氣孔等缺陷,高柱、高墻模板未留澆搗孔,易出現混凝土澆搗不實或空洞現象。
原因分析如下:
1.墻體內大型預留洞口底模未設排氣孔,易使混凝土對稱下料時產生氣囊,導致混凝土不實。
2.高柱、高墻側模無澆搗孔,造成混凝土澆灌自由落距過大,易離析或振動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搗不實。
【措施】
1.墻體的大型預留洞口(門窗洞等)底模應開設排氣孔,使混凝土澆筑時氣泡及時排出,確?;炷翝仓軐?。
2.高柱、高墻(超過3m)側模要開設澆搗孔,以便于混凝土澆灌和振搗。
【分析】
當模板的卡具沒卡緊時,澆搗混凝土產生的側壓力,會將局部模板向外推移,造成脹模,混凝土變形突出墻面。圈梁混凝土內外側不平,上口彎曲歪斜,不成一直線,砌上層墻時局部挑空。由于脹模導致混凝土漏漿,水泥砂漿流掛在墻面上,污染了墻面,給下道工序增加麻煩。
【措施】
1.圈梁或構造柱的模板固定通常采用在墻內留穿墻扁擔木或卡具的施工方法,圈梁扁擔木留在梁下二皮磚統一標高上,支側模時應拉通長直線,保持模板上口平直,上口寬度應有臨時撐頭控制,上口斜撐與穿墻扁擔木、上口橫檔釘牢,圈梁上口標高用豎棒按標高控制線測定,使其在同一水平線上。構造柱的模板卡具留洞在墻體大馬牙槎兩側對稱留置。
2.圈梁或構造柱模板應與墻面貼緊,卡具夾緊,使用的木制卡具或鋼管卡具等應及時檢查,發現有損壞的應修整或更換。
【分析】
1.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軟地基上,不牢固或剛度不夠,混凝土澆筑后局部產生較大的側向變形,造成凹凸或鼓脹。
2.模板支撐不夠或穿墻螺栓未鎖緊,致使結構膨脹。
3.混凝土澆筑未按操作規程分層進行,一次下料過多或用料斗直接往模板內傾倒混凝土,或振搗混凝土時長時間振動鋼筋、模板,造成跑?;蜉^大變形。
4.組合柱澆筑混凝土時利用半磚外墻作模板,由于該處磚墻較薄,側向剛度差,使組合柱容易發生鼓脹,同時影響外墻平整。